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功率变压器原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功率变压器原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变压器功率调节器原理?
变压器就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从一个电路向另一个电路传递电能或传输信号的元件· 当变压器原绕组通以交流电流时,在铁心中产生交变磁通,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原、副绕组都产生感应电动势,副绕组的感应电动势相当于新的电源,这就是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电压的调整,必须根据系统的具体要求,在不同的节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具体有:
(1)增减无功功率进行调压,如利用发电机、静止补偿器、调相机、并联电容器、并联电抗器等。
(2)改变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重新分布进行调压,如利用有载调压器、改变变压器分接头等。这种在变电所里比较常用。
(3)改变网络参数进行调压,如装设串联电容器,停、投并列变压器等。
但同时注意,小型变压器还有的通过改变绕组的方式进调节电压。
分调相型和过零型两种。
调相型:用可控硅器件在电压达到特定值才导通,调节起始导通电压(相位),就可调整功率。过零型:在电压为零时开启或关断可控硅,调节可控硅导通与关断时间的比例,就可调整功率。过零型比调相型调整范围宽、对外干扰小。
变压器功率怎么算的?
变压器的功率计算=电压×电流×功率因数,这是指变压器满负荷工作时的情况。如果变压器原线圈标了电压和电流,只要将它们相乘即可,无须乘以功率因数。如果是副线圈标注了电压和电流,且不止一组输出那就得将每组电压和电流分别相乘,将得到的功率相加即可。
变压器功率 = 输出电压 X 输出电流
单相变压器功率由用电总功率*120%获得(效率按80%计算)。
三相变压器功率计算如下(以相电压220V,线电压380V为例):
1、三相额定功率=1.732*额定电流*额定线电压(380V)=3*额定电流*额定相电压(220V)。
2、三相功率不同,按最大功率的一相乘3计算,如,A相9KW,B相10KW,C相11KW,P=3*11=33KW。
3、变压器功率因素一般为0.8(也有0.7的),则,上例中,变压器总功率=33/0.8=41.25KW。
变压器的功率 = 输出电压* 输出电流 (如果有多组就每组功率相加)
得到的结果要除以变压器的效率,否则输出功率不足。100W以下除0.75,100W-300W除0.9,300W以上除0.95.事实上变压器的骨架不一定很合适计算结果,所以这只是要设计变压器的功率。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变压器的计算功率公式是:变压器功率=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单相变压器功率由用电总功率*120%获得。
变压器是根据什么原理,用来改变什么大小的供电设备?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
变压器由铁芯(或磁芯)和线圈组成,线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绕组,其中接电源的绕组叫初级线圈,其余的绕组叫次级线圈。它可以变换交流电压、电流和阻抗。最简单的铁心变压器由一个软磁材料做成的铁心及套在铁心上的两个匝数不等的线圈构成,铁心的作用是加强两个线圈间的磁耦合。为了减少铁内涡流和磁滞损耗,铁心由涂漆的硅钢片叠压而成;两个线圈之间没有电的联系,线圈由绝缘铜线(或铝线)绕成。一个线圈接交流电源称为初级线圈(或原线圈),另一个线圈接用电器称为次级线圈(或副线圈)。实际的变压器是很复杂的,不可避免地存在铜损(线圈电阻发热)、铁损(铁心发热)和漏磁(经空气闭合的磁感应线)等,为了简化讨论这里只介绍理想变压器。理想变压器成立的条件是:忽略漏磁通,忽略原、副线圈的电阻,忽略铁心的损耗,忽略空载电流(副线圈开路原线圈线圈中的电流)。例如电力变压器在满载运行时(副线圈输出额定功率)即接近理想变压器情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功率变压器原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功率变压器原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