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变压器纵差动保护原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变压器纵差动保护原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发动机纵差保护是如何实现的,其原理是什么?
在发电机中性点侧与靠近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处,装设性能、型号相同的两组电流互感器,来比较定子绕组首尾端的电流值和相位,两组电流互感器,按环流法连接,差流回路接入电流继电器。
在正常时,中性点与出口侧的电流数值和相位都相同,差流回路没有电流,继电器不会动作。
在保护范围外发生短路故障,与正常运行时相似,差流回路也没有电流,保护也不会动作。
但当发电机定子绕组相间短路时,在中性点与出口侧的电流数值不一样,产生电流差,此时差流回路流过电流,继电器线圈得电动作,其触点接通跳闸线圈。
10kV干式变压器保护为什么不需要配差动保护?
差动保护是根据变压器的容量来确定是否要装差动保护的,干式变压器的容量相对较小。一般情况下10MVA及以上容量单独运行的变压器,6.3MVA及以上容量的并联运行变压器或工业企业中的重要变压器,应装设纵差动保护。
4.3.3.1 电压在 10kV 及以下、容量在10MVA 及以下的变压器,采用电流速断保护。4.3.3.2 电压在 10kV 以上、容量在10MVA 及以上的变压器,采用纵差保护。对于电压为10kV 的重要变压器,当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时也可采用纵差保护。
选自《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电流纵差保护/磁平衡差动保护?
磁平衡式差动保护,又叫自平衡式差动保护,是利用磁平衡原理实现差动保护的一种方法,磁平衡式差动保护包含三组自平衡互感器以及三个电流继电器。
其基本原理是将电动机每相定子绕组始端和中性点端的引线分别入、出磁平衡电流互感器的环形铁芯窗口一次。
在电动机正常运行或起动过程中,流入各相始端的电流与流入中性点端的电流为同一电流,对于磁平衡电流互感器而言,该电流一进一出,互感器一次安匝为零,即一次励磁安匝处于磁平衡,则二次侧不产生电流,保护不动作。
当电动机内部出现相间短路或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破坏了电流互感器的磁通平衡,二次侧产生电流,当电流达到规定值时起动电流继电器,继电器使电动机配电柜内的断路器跳闸,切除电动机电源,达到保护电动机的目的。
传统纵联差动保护,其原理是在发电机两侧(中性点侧与出口开关侧)装有两组变比相同的电流互感器,按环流法连接将该相的差流回路接入电流继电器,在正常或保护范围外发生短路故障时,中性点与出口侧的电流数值和相位都相同,差流回路没有电流或极小,继电器不会动作;而当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时,将产生一个回路差流,当其超过电流继电器整定值时即启动发电机纵差保护动作。
电动机正常运行和外部故障情况下,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回路差电流为零,保护装置不会动作。
而当电动机发生内部故障时,差电流很大,此时保护动作。显然,要实现电动机三相纵差动保护,则需要6个电流互感器与3个电流继电器。
为了保证差动保护动作的灵敏性和外部故障的可靠性,纵差动保护一般都采取比率制动方法。
现场运行经验表明,传统纵差动保护受互感器特性的影响,可能会发生误动[6]。
例如当控制室离电动机操作现场很远时,中性点侧CT要承载过多电缆电阻负载,这样会使得其提前进入饱和,从而差电流增大,保护误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变压器纵差动保护原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变压器纵差动保护原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